刚刚还在喜笑颜开的使者们顿时涨红了老脸,神情茫然又无比尴尬地呆坐在位子上(他们对晋人的计划毫不知情)。
子玉转头对使者说:“谈判结束了!几位为什么还在这里?”使者们立即起身,在子玉的怒视下灰溜溜地离开大帐,楚人随后把他们送来的礼物全都扔出军帐,扔的满地都是,又在人们离开军营的过程中对他们挥舞拳头、恶言相向。
使者们虽然对被晋人欺骗感到恼火,但是更忍受不了楚人的羞辱,在他们添油加醋的控告下,两军改变了暧昧的态度,终于决定对楚军开战。
楚成王下达的第二道撤军命令也到了。使者说:“得臣!你切不得与晋人作战!晋侯在外流亡十九年,人间的艰难困苦,他都尝到了,但是你没有啊!人民的欢欣和痛苦,他都知道了,但是你不知道啊!
“上天除掉晋国的祸害,助他成为晋君;上天所赞助的,你却要执意废弃吗?以凡人之力对抗上天,不是愚蠢透顶吗?《军志》说:‘允当则归’、‘知难而退’、‘有德不可敌’。这三句话说得都是你和晋侯啊!”
此时的子玉已经陷入最恐怖的心魔之中不能自拔,他不仅公然抗命、拒不撤军,而且派斗椒(伯棼)去向楚成王请求增兵。
伯棼转述子玉的话说:“君王!得臣怎么敢与上天为敌?这一战如果不打,楚国不但将威名扫地,而且国内那些奸佞小人(蒍贾)还会叫嚣个没完!”
楚成王顿发雷霆之怒:“得臣为了黄口小儿的一句话,竟要置楚国数百年基业和数万将士的生命于不顾?堂堂令尹容不下一言,又怎么能容下一国?!看来薳贾还真是说对了啊——子文的见识当真不如一个小孩子啊!”
但是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即便是楚成王也无法阻止子玉的行动。成王已经把中军带入申县,他想起了伐夔事件,害怕子玉败光这支劲旅,便只给了他王宫的西广卫队(由十五乘战车和相应步兵组成的近卫队)、太子商臣的东宫卫队和若敖氏的六百名步兵。
失去楚王支持的子玉变得更加暴躁,楚国君臣不和也使得联军上下忧心忡忡。子玉想立即与晋军决战,但是大司马子上却坚持要求做最后一次外交努力,子玉就把大夫宛春派到晋文公那里去了。
宛春向晋文公递交了子玉的亲笔信,信上说:“宋公对寡君无理,所以寡君亲率大军来到此地想问个究竟原因。但是没想到事情闹得这么大,竟然触怒了大国,使大国一气灭掉两个国家。现在得臣为两国着想,请晋侯允许曹、卫两君复位;做为回报,臣也将解除对宋国的围困……”
狐偃说:“子玉真是无礼啊!他竟然想用一个还未伤元气的宋国来复辟两个亡国之君!君得一,臣得二,天下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事吗!”
先轸却有不同看法,他说:“我们应该照他说的做,但不是在谈判席上。古话说,使人安定合于礼。成得臣一句话安定三个国家,我们一句话却灭亡三个国家,反倒是我方无礼了。无礼又拿什么来作战?
“回绝楚国的建议相当于抛弃宋国;以拯救开始以抛弃结束,诸侯会怎么看?我认为不如私下里允许曹卫两君复位,但前提是必须与楚国断交;然后我们再扣押宛春以激怒楚人。成得臣就快疯啦,他盛怒之下必然会挥师北上与晋军决战。这样一来宋国的围困就能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