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武侠修真>李白出侠记之青蛇> 八十七.随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八十七.随缘(1 / 2)

 512

这会儿接着说李白。

李白主仆俩一路北来,不禁奇怪。——宝昌寺座落在“广济堂”北面,紧贴天街的胜业坊。清晨的坊道既宽畅,又极冷清。

不一会儿,李白一马当先来到天街。

出门时,他俩是顶着“唰唰”有声的大雪片。刚才天街这边,还见雪片翻飞,没个歇晌的影儿;可突然间,老天开了眼,放了个透底晴,连一点先兆都没给说故事的人预备。

“今儿老天爷是咋的啦?”丹砂直嚷嚷。

好兆头,李白心想。

托福,宝昌寺就在眼前头。他对宝昌寺原有一个极好的印象。这好印象,就从下面这故事来的。——话说唐景龙四年六月,当时的临淄王李隆基,发动了有名的诛灭韦后的政变。

那年六月二十日,原本依附与韦氏集团的兵部侍郎崔日用,把韦皇后要在两天后血洗皇室、登极称帝的消息,告诉与他极友善的宝昌寺知客僧暜润和尚。他托暜润转呈临淄王李隆基,因为他知道暜润是李隆基一个靠得住的友人。暜润把消息透露给当时的临淄王府太监高力士,请李隆基来宝昌寺主持一场宫廷政变。于是,李隆基与表弟、武则天爱女太平公主前夫薛绍的儿子右监门卫将军薛崇简、苑总监钟绍京、尚衣奉御王崇晔、前朝邑尉刘幽求。利仁府折冲麻嗣宗及一批万骑果毅在宝昌寺与僧暜润等定下了诛灭韦后的政变计策。

这夜,这伙人发动了一场成功的政变。

事后,虽也没料到,这位凭了一腔铁血,追随李隆基参与此役、厥功至伟的宝昌寺三十才出头的知客僧暜润和尚,却悄然引身而去。这一节,当年很不为人理解。若干年后,又深为后人击节称善、推崇备至。

这个偶然的机会,顿然该变了历史进程、也该变了宝昌寺的命运。

从此,宝昌寺一跃而为京都佛堂中的一宝,有道是风光唯有这边独好。可随了时间的推移,如今的宝昌寺却不再被人看重。好在老暜润宠辱不惊,并不把这放在心里,依旧我行我素,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对这段掌故,李白自是了然于心;对如今的暜润老和尚还特别向往。

只是前些日子忙于俗务,无心去宝昌寺一瞻尊容罢了。

李白心情大好、放马直驱。

513

拐入坊道,迎面便是一抹黄墙。

黄墙后面,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宏大的楼宇,就象是海岸线上平空移来一个小岛子。李白想,这就是宝昌寺山门了。于是不由地精神一振,赶紧勒住马,仰脸瞧去。

这一瞧,不禁疑惑。这就是宝昌寺?

这天虽说已放了晴,只是晨霭里的宝昌寺山门却仍是白莽莽灰蒙蒙的;倒是有几处檐角缺失零乱,枯草乱动,愈发显得山门破败不堪。

等看到了这寺院残破的山门,李白不禁更奇怪了。

他万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宝昌寺,竟是一座破庙。其实,这寺院所处的地块,可谓是闹中取静、得天独厚,颇占了些地主之利。按理说,它就该有一些个别人家都有的佛国风光。可偏偏不是。走近这宝昌寺,首先跳进眼里的是屋颓垣残、满目苍凉。如今的长安城里名刹如林,宝昌寺几乎淹没无闻。可如果历史倒转,回到景龙(公元707—710)年间,宝昌寺却是名副其实的门庭若市、声名与香火俱盛极一时。

本来,长安城,轮不到小小宝昌寺出人头地。

李白心里不禁一酸。略一沉吟,李白催马径直朝山门东面的旁门疾去。直到凑近山门,他才横勒缰绳、将马兜了半圈带住。此时,早已有一小弥洒掠出偏门、迎上前来。

问明是李太白居士,便不由分说,把这些个人引入大殿后一条小道。

路上,小弥洒告诉李白,暜润老和尚早料到他会在今儿来宝昌寺,因此,却早已备下一处癖静僧舍,独自一人焚香打座、等侯着他的心仪已久的施主、青莲居士李太白。李白一路上四下打量寺内景物布置、加之小弥洒话秦地口音甚重,压根就没听明白他在说些啥。

这仨人穿过小道,到得一大片林子前。

小弥洒遥指林子深处一单栋大茅屋,说了句“就在那”便翻身自去。

李白顿住脚,傻了。他没想到这寺庙方丈的居处如此寒酸,僧众行事如此奇怪。瞧着小弥洒渐去渐远的身影,回想起他先前说过的一番话。他突然记起,此人似乎说到,暜润老和尚早料到他会在今儿来宝昌寺。而他虽听老管家董述说过已与宝昌寺知客僧安排陆申棺柩入寺的事儿,却从未跟那知客僧谈起李白过访宝昌寺。因而,对老和尚的神秘莫测,顿然起了一股子莫名的敌意。

怎么会是这样?

他不禁暗自心惊。

不由地提起劲气。

514

屋内有了动静。

李白感觉到身边的空气在震动、寒风彻骨。这震动和没来由的寒风,分明来自屋内。有这等怪事?他大为好奇,于是沉下劲气、大步来到茅屋门前。

这屋子也怪,门大窗高。

明处特别亮堂,暗处又极幽静阴冷、令李白顿然有出世之感。他朝门里那僧舍客厅粗粗一瞧,却似乎是个空屋。

李白愕然。

须臾,他转眼再朝屋子幽暗的角落里一瞧,发现有人。渐渐地,他看清那是一位个儿不高却极肥胖如弥勒佛一般脸色红润、显得极凡俗的中年僧人,正扶膝趺坐在草席上,闭了眼默诵经文。除此人以外,没瞧见有其他人等。

李白很是疑惑。他环顾屋子四周,发现不远处还有一处林木掩荫的小瓦舍。

他一笑,以为走错了地方。于是扭头便回。

“且慢!——”

屋内有人发声。这一声端的是内力十足。那股绵劲如大潮涌动、生生不息,把李白的棉袍一角卷了起来。

李白顿住脚,抽身回视。

只见那和尚已摊开双手以示意客人留步,但却还是闭了眼、垂了长长的眉。圆胖的脸貌似安祥和善;嘴角一动,却若隐若现地流露出一丝孩子气的坏笑。须臾,和尚道:

“敢问——施主可是青莲居士李太白?”

李白一愣,随即也“嘿”地笑了。他猜出此人就是暜润老和尚。难怪他与俗人不同,而李白无意与一个老顽童似的僧人争锋。于是抬起双手,掸了掸襟前的浮灰,顺便提了把绵劲的内力,把被和尚卷了起来的棉袍一角生生压了下去。

随后他双手合十一拜,道:

“哦——感情您老就是暜润大和尚?”

和尚笑了。他睁眼瞧过李白,双手合十回了个礼,随后一指对面李白身旁的的一只蒲团,道:

“阿弥陀佛,恕贫僧无礼。——请太白施主入座。”

李白道声“诺”,一撩棉袍,就顺势趺坐在了身旁的蒲团上。随后道:

“蜀人李白,请教大和尚了。”

515

李白很是奇怪。

刚才,他明明瞧见的是个年不过五旬的中年人,怎地摇身一变就是该有六十多高龄的老和尚暜润?若说得道高僧便该是如此,他李白南北各地的寺庙也到了不少,名声比暜润大多了的高僧,没少拜谒过,情形却并非如此。看来世外高人也确实还是有的。这么一想,便又抬头朝老僧瞧了一眼。和尚天庭饱满;皮肤稍黑,却还和润;眼角有了皱纹,倒不怎么瞧得出。

此时,从内屋走出一小弥洒,将早一壶早已煮好的茶、端到他面前的矮榻旁。

只见老和尚微微一笑,扶膝起身,朝垂手一退、准备随侍一旁的小弥洒瞥了一眼,摆摆手,示意他可自去。

等小弥洒退去,他才慢声柔顺地对李白道:

“施主如今在长安城可是诗名鹊起,侠声也是日高哩——贫僧早年漫游剑南道,曾受教于峨眉山光相寺怀一长老。听说施主七八年前也曾在光相寺流连数月,可曾与怀一长老谋面?”

“晚生七年前曾聍听过怀一大和尚的教诲。——”

“果然不出所料。怀一长老可是近百年来难得的内家高手。也怪不得施主有如此好的内力。”

“大和尚见笑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