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柳楚随笔> 3.为“为三从四德”正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为“为三从四德”正名(1 / 2)

 为“三从四德”正名

杨柳楚湘

说起三从四德,在当今的中国,几乎达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而且绝大多数人都把三从四德看作是“封建毒瘤”,我一直不同意中国古代史中的五阶段社会的分法,所以我不会用所谓“封建社会“这个词语。把三从四德看作是儒家礼教禁锢人思想的一个例子。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女权主义者,更是把三从四德看作是自古以来男人对女人的压迫。更甚者,把三从四德看成是大男子主义的表现。

以上的种种,都是绝大多数人的一般认识,从专家学者,以至于贩夫走卒,教师学生,百姓平民,都对三从四德是深恶痛绝的。但是,三从四德到底是什么意思?出自哪本书?却绝少有人去问津,绝少有人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少数人知道三从四德,然而,绝大多数却连哪三从,哪四德都不知道,更别说其他的了。下面我们就对三从四德进行一番挖掘与探讨。

三从最初见于《仪礼·丧服·子夏传》,原文如下:

女子子适人者,……为父何以期也?妇人不贰斩也。妇人不贰斩者,何也?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女子出嫁之后,为何给父亲服期年之丧?这是因为妇人不能服两个斩衰之丧。妇人不能服两个斩衰之丧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妇人有三从仪制规定,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定。因此没有出嫁的妇女,给其他亲人服丧服的标准以跟随父亲为准;如果出嫁之后,给其他亲人服丧的标准以跟随丈夫为准;丈夫去世之后,给其他亲人服丧服的标准以跟随儿子为准。

这里面有个别字不易理解,我们打出来单独解释。如下:

期:读基,指的是期年,即一周年;此处指的是一周年的丧服。斩:即斩衰,五服之中最重的丧服,服制三年。义:仪制、法度。道:法则,规定。从:跟随,此处指的是以……为标准。

其实三从并没有什么大的含义,其实就是古代对妇女的丧服的一种规定。并没有歧视妇女之意,反倒是古人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妇女的丧服做出的合情合理的规定。但是后世不懂之人却把“三从”认为是古代礼教对妇女的压迫,对“三从”之意横加歪曲污蔑。尤其是某些处于政治上目的的人,更是对“三从”横加指责,把本来的礼仪规定歪曲成他们想要的解释意思,而很多人更是不加思考,以至于提起“三从”,就让很多妇女反感,成了现在很多人攻击古代社会是万恶之源的论据。殊不知,他们这样,却更显示出他们的无知,这一论点现在还不加纠正,致使绝大多数国人深陷其中,真是对中华文化最为可悲的一面。

下面我们谈四德,四德出自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当中。列女传中记载了一位叫班昭的女子,这位班昭,其实出自东汉时期的名门之家。班昭,一名姬,字惠班,扶风平陵人。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班昭之父为班彪,长兄为《汉书》的作者班固,次兄为投笔从戎立功西域的班超。史书言班昭“博学高才,有节行法度。”班固由于早死,所作《汉书》的八表及天文志没有写完,汉和帝就让班昭续写而成。可以说,班昭是二十四史当中的唯一一位女作者。其后又在宫中教授皇后及诸贵人,因此号为“大家(姑)”。

四德其实是班昭所作《女戒》七篇之中其中一篇的内容,班昭作《女戒》的目的就是为了“有助内训”。这七篇分别为卑弱第一;夫妇第二;敬慎第三;妇行第四;专心第五;曲从第六;和叔妹第七。

四德就出自第四篇妇行,现录之如下:

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功,不必工巧过人也。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此四者,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者也。然为之甚易,唯在存心耳。古人有言:“仁远乎哉?我欲仁,而仁斯至矣。”此之谓也。

其实最初并没有四德,而是班昭所说的四行,后世之人以讹传讹,以至于四行演化为四德。这四种行为是妇德、妇言、妇容和妇功。下面我们就逐句分析这四种德行,并结合当代社会,看我们是否还需要这四德。

一、妇德

班昭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只要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就可称为妇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