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不挠
文/杨柳楚湘
陈寿在三国志先主传末尾对刘备的一生做过精准而又客观的评价,现引如下:
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其实这段评价主要说了三层意思,第一是刘备对人,第二是刘备信任人,第三是刘备百折不挠。其前两点评价主要是刘备对待别人的态度,唯有最后一点是刘备个人能力的评价。
陈寿其实对刘备个人能力的评价非常客观,刘备在机权干略方面确实不如曹操,因此刘备的成就比之曹操还是稍逊一筹。虽然如此,刘备却折而不挠,最后终成帝业,看来刘备也并非俗人一个,还是具有一定的能力的,尤其是刘备遇到挫折和坎坷,有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而且具有坚强的毅力,最后才能成就帝业。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刘备恐怕是在开国皇帝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即位的时候已经六十一岁了,过了人称花甲的年龄。刘备登帝位,颇为不易,而且对于刘备的一生来说,经历也颇为坎坷曲折,可以说根本就没有过过几天太平日子。虽如此,刘备还是凭借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伟业,不得不令人佩服。如果要是其他人,估计早就放弃了,但是刘备并非常人,并没有放弃实现自己的理想,虽然在人生的暮年实现,看似已经晚了,但凭借刘备这种不怕失败的坚持中还是成功了。
刘备,东汉涿郡涿县人,自称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生于汉桓帝延熙四年(公元161年),祖父刘雄,曾任东郡范县的县令,父亲刘弘,史书只说“世仕州郡”,然而并没有明说,刘弘早逝。刘备就与母亲相依为命,并且以贩履织席为业。刘备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其后在十五岁的时候,在母亲的要求下就外出学习,拜在汉末大儒卢植的门下,与公孙瓒、刘德然等人为同学。刘备由于家庭贫困,同宗刘德然之父刘元起也经常资助刘备。从这些方面看来,刘备的青少年生活并不如意,可以用穷困来形容,但是这些并没有挡住刘备具有雄心壮志。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加附近有一颗大桑树,远看就像车盖,其后,刘备和小伙伴们在树下嬉戏,就说自己长大后一定要乘坐这个羽葆盖车。可见刘备小时候就与众不同,但是刘备并不喜欢读书,反而喜欢狗马、音乐和美衣服。以上可以看出,刘备的家庭条件并不好,而且也不是认真读书的好学生,但是刘备却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