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历史没有那么简单> 第10章 人文始祖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章 人文始祖四(1 / 1)

 就在中原大地陷入一片混乱的时候,一个强大的游猎氏族登上了历史舞台,那就是有熊氏。有熊氏与神农氏之间也是有一些渊源的,而这个渊源来自于少典氏。依据传说,有熊国国君少典娶了有蟜氏的两个女子作妃子,长妃叫女登,次妃叫附宝。有一天,长妃女登在华亭游玩,忽然有一神龙来伴。女登因此怀孕,生了神农氏。传说神农氏生下来三天能言,五天能走,七天就长全了牙齿,五岁便学会了许多种庄稼的知识。但是,因为他相貌长得很丑,牛首人身,脾气又暴,少典不大喜爱,就把他和女登母子俩养在姜水河畔,所以,神农氏长大后就以姜为姓,姓姜。再说少典的次妃附宝,有一天到郊外游玩,忽遇暴雨,有大电光缠身,许久才离开,绕北斗而去。结果,附宝感而受孕,怀胎25个月,生下有熊氏。有熊氏长得河目龙颜,落地能语,性情和善,很受少典氏的喜爱,就带着他和附宝一同住在****河边。附宝生得美容丽质,非常动人,被人们呼为美姬。她常阴水边洗衣淘菜,人们见多了,就把这段河叫成了姬水,有熊氏长大以后,便以姬为姓。

根据上面的传说,我们大致可以梳理出一个思路,那就是神农氏与有熊氏同出于少典氏,相互之间是胞盟的关系。在前面的章节里我们已经可以认定一点,那就是远古时期的氏并不单一地特指某一个人,而是泛指一个氏族,或者特指这个氏族的族长。根据这个思路,我们大概也可以把上面的传说还原一下。少典氏是一个游猎的氏族,而有蟜氏是一个以蜜蜂为图腾的氏族,少典氏与有蟜氏(或者有蟜氏的子盟)之间建立了族外通婚关系。少典氏与有蟜氏的婚盟关系,逐渐裂变出了神农氏与有熊氏。所以神农氏与有熊氏同出于少典氏,是胞盟关系,据说少典氏是从伏羲氏裂变出来的,而有蟜氏却是从女娲氏发展裂变而来的。根据现代人的考证,神农氏的姜姓与羌族是有一定渊源的,神农氏是养羊的农业氏族,而这时候的羌族应该是养羊的游猎民族。笔者再大胆猜测一下,同为游猎民族,有熊氏与羌族的渊源或许比神农氏更深。

至于关于女登、附宝受孕的传说,我们不能全部当作无稽之谈。即便是掌握现代科技的今天,从这些传说里,我们总是能找到能够还原真实情况的一些蛛丝马迹的。关于伏羲的出生神话,我们在前面已经进行了解读,这里关于女登、附宝受孕的传说,我们可以用相似的方法予以解读。少典氏与有蟜氏的婚盟关系,先后裂变出了神农氏和有熊氏,神农氏在前,有熊氏在后。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神农氏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熊氏同样也不是孤立存在的,神农氏与有熊氏结成的联盟以有熊氏为主导。有熊氏除了有罴、有狼、有豹、有貙、有虎这五个关系极铁的游猎氏族外,更为关键的是,他还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婚盟,那就是西陵氏。在中国历史上,西陵氏是确实存在的,是居住在古昆仑山脚下的一个强大的母系氏族,而根据历史名家的考证,古昆仑山应该就是现在的祁连山。西陵氏的强大已经超越了当时中原地区各氏族的认知,我们后来神话中的王母娘娘就是以西陵氏为原型的,至于西陵氏究竟如何强大,我们下面会详细地分析。

于是相互亲近的氏族联合到了一起,开始在长江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大打出手。为了争夺这片肥沃的土地,一时间烽火四起,这应该就是最早的逐鹿中原了吧?这场战争的特点是规模大、参加的氏族多、牵连的范围广,而且历时很长、接连不断。不仅西方的西陵氏加入进来了,东边的少皞氏也在关键时刻加入了进来,并主导了战争的胜败。这里笔者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太昊、少昊同样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

战争首先在有熊氏集团与朱襄氏集团之间爆发,双方在阪泉地区展开决战,这就是有名的阪泉之战。双方激战了三次,朱襄氏集团最终溃败,朱襄氏的首领也被擒获。最终的结果是,有熊氏把朱襄氏的首领放了回去,作为交换条件,朱襄氏带领全族归服有熊氏,并且把炎帝的称号拱手送给了有熊氏。事情发生到这里,原本就应该结束了的,在以实力为尊的远古时期,换一个氏族当首领,原本也是其她氏族都能够接受的事。但是有熊氏在当了一段时间炎帝之后,却不愿意再继承炎帝这个称号,于是有熊氏放弃了炎帝称号,自封为黄帝。人类总是有惯性思维的,远古先民也不例外,炎帝的宝座上可以换人,但是这炎帝的称号却是不能够随意改变的。有熊氏集团打败了朱襄氏集团,继承了炎帝称号,在实力为尊的时代,原本很多其她的氏族也是认可的。但是有熊氏却擅自把称号改成了黄帝,这就引起了很多氏族的不满和反对,认为这是对祖宗的不敬和亵渎。有熊氏对于封号的改动一下子引起了轩然大波,反对的浪潮四起,暗流涌动之下,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一触即发。

有熊氏改封号为黄帝,很多氏族都出来反对,其中反映最强烈的就是九黎部落了。看过《山海经》的朋友都知道,远古时期的中华大地上水流密布,大泽湖泊更是多不胜数。所以在很多地方,无论是水资源还是渔业资源都是非常丰富的,在那个时期,邻水而居的渔猎部落实力是极其强大的。这个九黎部落就是居住于雷泽之滨,是一个典型的渔猎部落联盟,由9个部落组成,每个部落又有9个氏族,一共是81个氏族。因为居于雷泽之滨,拥有丰厚的渔猎资源,所以她们人口众多,实力强大。在那个还不能骑马射箭的远古时期,渔猎氏族的战力是不弱于游猎氏族的。同时,九黎部落的人口数量是及其庞大的,九黎部落又以能征惯战的蚩尤为首领,这是一股无法战胜的庞大力量。更为重要的是,九黎部落的地盘上发现了一座裸露的金属矿山,于是他们就把这些坚硬的金属加工成锋利的形状,绑在木棍上,于是就制作出了原始的“金属兵器”。金属兵器的大规模使用,使得原本就强大的九黎部落,这下子实力更是有了一个质的飞越。

在蚩尤的率领下,81个氏族的青年勇士向黄帝集团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在强大的攻击面前,黄帝集团处于绝对的劣势。无论是从人数上,还是从装备上,黄帝集团都要逊上一筹,一时间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一路败退。据说连打了9仗,黄帝集团连败了9次,被打得不是一般的惨。就在黄帝集团士气极其低落,准备向九黎部落投降的时候,黄帝集团的援兵来了。援兵有来自神农氏的,还有来自西陵氏的,在得到实力补充之后,黄帝集团的颓势得到了缓解,但还是不具有一战之力。于是黄帝集团就在涿鹿地区踞土城而守,在艰难的抵抗中逐步疲惫九黎部落。黄帝集团占据了地利优势,蚩尤集团有人数和武器上的优势,一时间双方一时都无法取胜,陷入了长期的僵持。

就在双方都快要进入强弩之末的时候,西陵氏又请来了少昊氏助阵。按照神话传说,这一段就是王母娘娘派了九天玄女和素女前来帮助黄帝集团。排除神话的因素,对这一段历史我们可以这么来解读:在战争的关键阶段,少昊氏的风姓王者,也就是风后(在远古女权时期,后即是王的意思,女性王就是后),带领她的族人加入了黄帝的阵营。按照常理来说,少昊氏应该和九黎部落是一伙的,不知道西陵氏用了什么手段,居然让少昊氏转而加入了黄帝集团的阵营,个中的具体细节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了。即便是西陵氏和少昊氏加入了阵营,黄帝集团对上蚩尤集团也是没有任何优势的,但是西陵氏和少昊氏却搞出了新鲜的花样,这一新鲜花样彻底扭转了战争的局势。

说得直白一点,原本远古先民之间的战争就和现在小孩子打群架一般,就是一哄而上,各打各的,没有任何章法可言的。但是西陵氏和少昊氏却彻底改变了这一杂乱无章的战争状态,用现在的话来说,她们居然搞出了兵法战阵。首先,她们杀了一只夔牛,用它的皮制作了一个大鼓,用兽骨这么一敲,声音沉闷有力,传得又远;然后她们又制作了能辨别方向的车子,这样的话,在野外作战就不会迷路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整训操练之后,黄帝集团的战士完全变了个样子,由原先的一群“乌合之众”变成了进退有致的“军队”。全军分成六师,每师配备一个方向车,一切行动以鼓声为令,每师之间还能够相互支援,达成协同。黄帝集团整训完备之后士气大振,实力大增,而蚩尤集团却因为久攻不下而士气变得低落,在黄帝集团的“军队”面前,能征惯战的蚩尤集团却变成了一群“乌合之众”。于是在黄帝集团的攻击之下,蚩尤集团丢盔弃甲,四散奔逃,即便是被后世尊为兵主、战神的蚩尤,也无法挽回败局了,这就是著名的涿鹿之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