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南下到了楚州。
楚州是汉代的淮阴,韩信的故乡。当年韩信年少时被恶少欺凌,经受胯下之辱。韩信被打得半死,又几天没进食,晕了过去。
幸亏一漂母相救,才活过来。后来韩信成为大将军,千金答漂母,传为佳话。他又找到当年欺负他的人,那些人吓得跪地求饶,韩信却笑着拿出黄金答谢他们。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李白困窘时也遇到一“漂母”,买来酒,杀了鸡款待他。“哈哈,看来我将来也有飞黄腾达之日,必涌泉相报今日之恩情。”
楚州安宜徐县令热情接待了他。这县令倒是一个好父母官,抓生产,重蚕桑,到处都是青青绿叶,随风摇曳,让人心旷神怡。麦子长势良好,丰收在望。而且民间纠纷少。李白有诗《赠徐安宜》:
白田见楚老,歌咏徐安宜。
制锦不择地,操刀良在兹。
清风动百里,惠化闻京师。
浮人若云归,耕种满郊岐。
川光净麦陇,日色明桑枝。
讼息但长啸,宾来或解颐。
青橙拂户牖,白水流园池。
游子滞安邑,怀恩未忍辞。
翳君树桃李,岁晚托深期。
这一天,李白骑马出了城。阳光灿烂,空气清新,鸟儿在树头上觅食。紫红的桑椹在微风中轻摇,多么诱人。李白不由忆起小时候同小伙伴一起,选那又红又饱满的桑椹吃。吃完之后,弄得嘴上像涂了口红,还有的人弄得满脸都是,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哈哈大笑……一只黄鹂进入了李白的视线,它拍打着轻盈的翅膀,飞到桑树上,去啄桑椹。李白忽然感伤起来,年渐不惑,还在异地漂泊,于是作《白田马上闻莺》: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
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
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
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
李白离开安宜,到了扬州。故地重游,依然是青山绿水,笙歌处处。一群群少年游侠,骑着高头大马,身着华丽衣服,在大街上横冲直闯,如入无人之地,老百姓避之不及。言语粗俗,州县官吏却待为上宾,原来他们即赴边疆。只要能立大功,便可升官发大财,甚至可以紫袍玉带面圣。
李白游金陵,州长勉强接待了他。吃的不过粗荼淡饭,住的不过普通房间。那些趾高气扬的游侠却可以自由出入府衙,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上等客房。“这个世界怎么就这样了呢?”
李白遇见韦参军,两人相处很融洽。李白作《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赠送给他:
潮水还归海,流人却到吴。
相逢问愁苦,泪尽日南珠。
闻说金华渡,东连五百滩。
全胜若耶好,莫道此行难。
猿啸千溪合,松风五月寒。
他年一携手,摇艇入新安。
李白到了杭州,听闻杭州刺史李良为人慷慨且乐善好施,李白前去拜访。李良接见了他,并邀请李白同游天竺寺。
从灵隐到天门山,周围数十里,统称为天竺山。灵隐与天竺诸峰,统称为武林山。东晋时期,印度和尚慧理登武林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何来飞来此地耶?”故山名“天竺”,峰叫“飞来”,寺唤“天竺寺”。灵鹫天竺山猿猴甚多,峰上有“呼猿洞”,就是慧理养猿处。
而更早是南朝刘宋时,灵隐寺住持智一禅师曾在山上养猿,人称“猿父”,能呼猿唤猴。“冷泉猿嘯”成为古钱塘十景之一。天竺寺内有天王殿,圆通宝殿,药师坛场等等。两人游玩了半日,在樟楼休息。但见湖光山色,虽是秋季,也自有妩媚可爱之处。天上云卷云舒,雁过留声。李白见李良随和,便欲请李良向朝庭举荐,恐怕没有问题吧?只是此时此景,说这种事是不是大煞风景,伤了大家的雅兴。
李白回到客栈后作诗《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挂席凌蓬丘,观涛憩樟楼。
三山动逸兴,五马同遨游。
天竺森在眼,松风飒惊秋。
览云测变化,弄水穷清幽。
叠嶂隔遥海,当轩写归流。
诗成傲云月,佳趣满吴洲。
这首诗写得还不错,李良倒是赞赏,却不高兴了,问题就在题目“从侄”两字上,李良暗想:你我初次相见,你不过长我几岁,就倚老卖老,我堂堂刺史大人岂是你的侄儿,我怎能在下属面前抬起头来?
李白满怀希望拜访李良。守门的很是不屑:“你就是李白吧,我们李大人已经外出了。”
李白问:“不知何时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