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贞观极品公子> 第八十八章 长乐公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八章 长乐公主(1 / 2)

 站在太宗皇帝马前的是个十来岁的宫装美少女,生着一张鹅蛋脸,皮肤白嫩细腻,琼鼻高耸,玉口轻抿,一双美丽无比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温婉之中又洋溢着一种英姿,虽然年纪不大,可看起来有气质。【】

丽质!

来人正是太宗皇帝嫡长女,受封长乐公主的李丽质,生于武德四年,虽然在她之前,太宗皇帝已经有了四个女儿,可因为是嫡妻长孙氏所生,太宗皇帝格外喜爱,欣喜之下,给这个女儿取名李丽质。

在史书记载的长乐公主的志文中用华美的辞藻盛赞道:“公主资淑灵于宸极,禀明训于轩曜。皎若夜月之照琼林,烂若晨霞之映珠浦。”

可见长乐公主果真人如其名,天生丽质,是位容色绝姝的美人,贞观二年,年仅八岁的李丽质诏封长乐郡公主,食邑三千户,荣宠冠绝太宗皇帝诸女。

因为长乐公主是太宗皇帝的爱妻长孙氏所生,太宗皇帝将其视为掌上明珠,因而“特所钟爱”。

在历史上,到了贞观七年,长乐公主正式下嫁长孙无忌之子,宗正寺少卿长孙冲。长孙无忌是开国大功臣,凌烟阁排名第一,贞观年间又任宰相,长孙族作为后族新贵,又是功臣之家,可谓富贵至极,显赫非常。

当然太宗皇帝选择长孙家族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长孙无忌不仅是太宗的布衣之交,也是长孙皇后的兄长,将爱女嫁给长孙家族无疑是最安心的安排,故后来同是皇后所生的衡山公主同样也嫁入了长孙家族。

长孙冲是长孙无忌的长子,也是长孙皇后的嫡侄,姑表兄妹相配,可谓亲上加亲。

长乐公主虽得太宗皇帝宠爱,却没有恃宠而骄,婚后长乐公主夫妻琴瑟韵合,生活甜美,平时敬顺公婆,谨礼持家,于是“家道以正”,长乐公主的墓志还以古时节妇伯姬、贞姜来赞喻公主有守礼重信的节操,从而“播肃雍于闺闱,流婉嫕于邦国。”

婚后的长乐公主又一次出现在史书上,是在贞观十三年的徒封建事件中,所谓封建就是像西周时分封诸侯一样,让诸王、功臣永久性在一地担任长官,并可由子孙世袭。

此事显然是在开历史的倒车,所以,遭到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马周、李百药、于志宁的极力反对,在众臣反对无效的情况下,长孙无忌想到了儿媳长乐公主,请她进宫劝说,并代为传话:“臣披荆棘事陛下,今海内宁一,奈何弃之外州,与迁徙何异!”

太宗皇帝道:“割地以封功臣,古今通义,意欲公之后嗣,辅朕子孙,共传永久,而公等乃复发言怨望,朕岂强公等以茅土邪!”

最后,太宗皇帝拗不过大家,终于在贞观十三年诏停封建,长乐公主成功地协助大臣完成了这次重大事件,没有辜负众臣的期望。

史书上,对长乐公主的另外一个记载是她雅擅丹青,大唐皇室历来擅长书法丹青,李丽质的母亲长孙皇后之墨宝曾广为流传,看过的人将其与吴采鸾、胡惠斋、张妙净、朱淑真、管道升等诸位女书法家相提并论。

长乐公主的哥哥李泰工于草书、隶书,弟弟李治除了草、行、隶书外,还与太宗皇帝一样,极为擅长飞白体。

就连妹妹晋阳公主李明达也是写得一手好飞白,和太宗皇帝的飞白体放在一起,能达到下不能辩的程度。

长乐公主的墓志记载:“公主散玉轴于缥帙,悬镜惭明;耀银书于彩笺,春葩掩丽。”

解释来说,就是“展开公主所作的画卷,悬挂的明镜就显得黯淡无光,展示公主所写的书法,就连春天的花朵也被掩去丽色。”

在后世发掘的长乐公主墓室中,还出土了一方瓷砚一一辟雍砚,辟雍是周王朝为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取四周有水,形如璧环为名。

杨师道的《咏砚》诗中有“圆池类璧水,轻翰染烟华”一句,所咏的就是辟雍砚。

这方砚是长乐公主生前所用之物,出土时,砚面四周的弦纹内仍残留些许墨迹,砚面还有长期研磨的痕迹,可见是长乐公主生前长期所用之物,公主雅擅丹青,遂以生前用砚随葬,无愧于墓志对公主书画才艺的褒扬。

可是天不假年,这样以为温婉,娴熟,聪慧的女子,却未得长寿,贞观十七年,长乐公主突然病倒,久治不愈,溘然长逝,是年二十三岁。

她的婚姻生活刚迈进第十个年头,这对少年夫妻却没能等到老来相伴的一天,面对爱女的离世,太宗皇帝深受打击,史书记载“皇帝悼深夭蕙,怀三号而犹感。”

太宗皇帝多次痛哭后,仍然悲伤的不能自已,敕命鸿胪寺卿韦挺为丧事监护正使、鸿胪寺少卿崔仁师为丧事监护副使,将长乐公主陪葬昭陵。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如今的长乐公主不过是个十岁的小女孩儿,今日难得放晴,长乐公主这些时日在自己的宫室之中闷的厉害,便带着几个宫女想要去御花园游玩,却不知

(本章未完,请翻页)怎地,突然间宫内的侍卫一个个如临大敌的模样,急匆匆的往两仪殿这边聚拢过来,心下好奇,便过来看看。

谁知过来一看,这一阵子一直卧床不起的太宗皇帝居然上了马,这让她着实诧异了一番,到底还是个小女孩儿,见太宗皇帝这般模样,顿时有些不高兴地撅起了嘴,道:“父皇,你都能骑马了,怎么不来跟女儿玩耍?”

太宗皇帝看着背起小手站在廊下望着自己的女儿,不由一愣,对长乐公主苦笑一声道:“丽质,不要怪父皇,父皇骑马是迫不得已,等父皇的腿疾好了,一定陪你玩耍!”

说完,便带着赶过来的宫中侍卫,打马离去。

长乐公主见状,便想要去追,却被王德给拦住了。

“公主殿下,外面出了大乱子,您可不能到处乱跑,倘若出了意外,奴才可担当不起啊!”

长乐公主见王德一脸的急色,她虽然年纪小,可到底生在皇家,识得大体,忙问道:“刚刚我就看到侍卫们一副焦急的模样,到底德出了什么事啊?”

王德叹了口气,把太子千牛卫军发生了哗变的事告诉了长乐公主,接着又道:“公主殿下,您快快回寝宫好好待着,不要乱跑,那些闹起来的丘八可什么都干得出来!”

长乐公主闻言,这一惊非同小可,她与李承乾同为长孙皇后所生,年纪又接近,平日里感情最好,李承乾这人没什么架子,对待这个妹妹简直宠溺到了极致,反倒是年纪与长乐公主只差了一岁的李泰,平日里总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也不与兄弟姐妹亲近。

因此,长乐公主一听是太子千牛卫军发生了哗变,顿时心里就为李承乾担心了起来,答应了王德这就回寝宫,但出了院子,一转身就匆匆向东宫那边跑了过去。

此时,东宫之中,太子李承乾正焦头烂额,托着脸坐在一张椅子上,满面疲惫之色,太仓令苦着脸在一旁向他禀奏道:“殿下,臣派的人找遍各粮铺,折腾了一天,才买下一两千石好米,明儿个就有几个边关重镇的人要来太仓领米了,这该如何是好?”

李承乾有气无力道:“你问我,我又去问谁?这天只怕是真的要被我给捅个大窟窿了!”

这时,长乐公主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进来,一路嚷道:“太子哥哥,出大事了!”

李承乾听到长乐公主的声音,连忙站起身来问道:“丽质!你怎地来了,出了什么事?这么惊慌!”

长乐公主一边喘气,一边道:“太子千牛卫军的兵丁因为吃了什么发霉的米,闹起了哗变,父皇亲自带人弹压去了。”

李承乾闻言,脸色顿时大变,几乎被击倒,太仓令连忙上前扶起了他。

长乐公主见状,关切地问道:“太子哥哥,你怎么了?”

李承乾脸上流着冷汗,道:“这回天可真的要塌下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