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剩下的两个儿子商议进行迁移,这两个儿子中哥哥叫做五濑,弟弟叫做神倭伊波礼毗古,也就是后来日本的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
“这两个人率部迁徙的过程很艰苦,大致行程是从九州的日向国,经宇佐和筑前,再渡海来到了本州岛上的阿歧国,也就是现在的广岛县,他们在现在的广岛和冈山两地住了十五年,又继续东进,这一次,他们是在地方部落的帮助下,走的海路,在濑户内海沿海路,经过摄津海滨和大阪一带的白肩津登陆,在这里,他们遭到了地方部落的顽强抵抗,五濑的手被大和地方势力首领迩艺速日的大舅哥登美毗古射伤,后来可能是伤口感染死去,在临死前,他下令部队绕到南边的和泉国再次登陆,他死后就葬在了这里。”
“五濑死后,神倭伊波礼毗古就成了理所当然的首领,他们再次登陆后,途经熊野村时,遇到了一只大熊,当时日本人的武器十分简陋,根本无法重伤这只大熊,就在这时,当地人高仓下进献了一柄大刀,据说就是那位建御雷神的佩剑布都御魂,神倭伊波礼毗古用这剑斩杀了大熊。后来那高仓下也很出了些力气,他使用自己养的八咫乌侦察,躲开了那些敌对的部族,来到了吉野河的下游,在这里,他们得到了当地部族的帮助,穿过了没有道路可走的荒山,来到了宇陀。”
“当时的宇陀地方部落是兄弟两人掌管,哥哥叫兄宇迦斯,弟弟叫弟宇迦斯,这宇迦斯在古日语里是狡猾的意思,神倭伊波礼毗古到了这里,问两个人是否愿意归附,其中的兄宇迦斯不愿归附,扬言进攻,但他的族人没有响应他的号召,因此他也没有集结起军队来,于是,他只得假意归附,却造了一座大殿,在殿里设置机关,准备将神倭伊波礼毗古等人引诱进去后杀害,但他的弟弟弟宇迦斯可能以前跟他有仇,偷偷的向神倭伊波礼毗古告密,于是神倭伊波礼毗古手下的将领将兄宇迦斯叫来,逼迫他自己走入大殿,陷进机关死了。”
“神倭伊波礼毗古又从这里出发,来到了大和国的忍阪村,这里有八十个勇士——当然,八十并不是确数,而是说很多了——准备抵抗,于是神倭伊波礼毗古假意派人送上酒食乞和,却让送酒食的人暗藏兵器,突然袭击,把这些勇士都杀死了。”
“这时,神倭伊波礼毗古的军队已经来到了当初射伤五濑的大和地方势力的后方,发动了攻击,大和地方势力失去了在滩头迎敌的优势而不敌败落,迩艺速日——注意,这个人也是秦人后裔——只得出来请降,表示屈服,神倭伊波礼毗古终于达到了东征的目的,就在这里建立了宫殿实行统治,并称天皇,他本人就是日本第一位天皇,后来谥号神武天皇,而由于他统治的地方是在大和国,因此这个政权被称为大和政权,以至后来整个日本民族也自称为大和民族。”
“从此,日本的传说脱离了众神的时代,进入天皇时代,神武天皇到底什么时候建立的大和政权,没有具体的历史记载,但近代考证发现,至迟在三世纪中叶或者后半页,大和地方已经有较强大的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存在,到四世纪前半页,大和国经过扩张,已经重新将势力向西延伸回了北九州,并向东扩展到了关东地方。这个时代恰好是《古事记》里记载的英雄倭建西征熊袭,东讨虾夷的时候。对于这一段,我们稍后再讲。”
“神武天皇在位时间较长,他死后发生了叛乱,后来他的小儿子平定了叛乱,当上了天皇,而他的长子主动让位。再其后几代天皇在位时间都很短,就是连《古事记》上也没有详细的记载,这几位天皇在位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稳固刚刚建立的大和政权。”
“后来皇位传到了崇神天皇这里,这位天皇在位期间,发生了较大的瘟疫,后来在一位叫意富多多泥古的人的帮助下,才平息了疫情,但瘟疫过后,大和政权物资非常匮乏,于是便开始向周围掠夺扩张,而且,由于平息瘟疫和对外扩张的胜利,这位崇神天皇获得了很高的威望,他摆脱原来天皇只负责敬神的传统,治理国事,进行改革,并开始征收贡赋。”
“崇神天皇死后,皇位经过垂仁天皇,传到了景行天皇手里,这时大和国国力已经很强盛,于是便开始了更大规模的扩张。景行天皇有三个儿子有太子号,其中前两个儿子,哥哥叫大椎命,弟弟叫小椎命,也就是英雄倭建。其间景行天皇听说三野国部落首领有两个美丽的女儿,便命大椎命去召唤,结果大椎命自己娶了她们,却另找了两个女子来蒙蔽景行天皇,景行天皇知道受了欺骗,却不愿以此责罚儿子,便只是不与这两个女子结婚而已。但大椎命知道事情暴露,既惭愧又害怕,从此不敢出来一同吃饭。于是,景行天皇就让小椎命去劝哥哥,结果五天之后大椎命仍然不出来,于是天皇就问小椎命是怎样劝他哥哥的,小椎命回答道:‘早晨上厕所时我等着他,把他抓住,拧掉四肢,裹在席子里扔掉了。’于是天皇对这个儿子的凶狠非常惶恐,便命他去西征九州南部的熊袭部落。”
“这时小椎命只有十五六岁,他向一直跟他关系很好,甚至有些暧mei关系的姑母倭比卖辞行后,便踏上了征途。到了熊袭,正好其首领熊曾建兄弟办酒宴,于是小椎命便化装成女子混了进去,并在酒酣之时杀掉了熊曾建兄弟,其中在杀弟弟的时候,那个弟弟敬佩他的勇武,向他献了一个名号叫倭建。”
“熊袭是当时西部最强大的势力,倭建将其平定后,其余各部都很害怕,于是纷纷表示归附,只有出云国的出云建不服,于是倭建先跟他交了朋友,然后做了一把假刀,在一起去肥河洗澡时,倭建先上岸,拿起出云建的刀,说:‘咱们换刀吧!’过一会出云建上岸,便佩起了假刀,于是倭建提出比刀,出云建的假刀拔不出来,就被杀死了。于是倭建平定了整个西部。”
“倭建回国之后,景行天皇又命他东征虾夷,虾夷有十二个比较强大的部落,天皇却仍象上次一样,没有给他军队,只派了几个助手。倭建知道天皇有杀他的意思,便去他的姑母那里,倭比卖将天丛云剑给了他,又给他一个口袋以应急用。”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倭建到了东国之后,倚仗自己的勇武,竟然真的杀掉了那些部落的首领,其间相武国造将他骗进了一片沼泽,想放火烧死他,危机关头,倭建打开倭比卖给他的口袋,见里面有一块火石,于是他采用了现在看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先用天丛云剑将周围的草砍净,然后用火石点火对烧,将对方的火烧退,然后又杀死了相武国造一行人。”
“在倭建走海路经过浦贺湾时,又遇到了风暴,于是他的王后投海祭祀,才平息了风暴。不过倭建也并没有把这个为他而死的妻子放在心上,他回头便与曾有过婚约的美夜受比卖结婚,并把自己的天丛云剑留在了新婚妻子那里。”
“其后倭建又去攻打美浓国与近江国之间的伊服歧能山上的部落,结果途中遇到了冰雹,倭建被冰雹打伤,后来便死了,由于他平定四夷的丰功伟绩,日本人一直以天皇的规格来看待他,用天皇的依仗来埋葬他。”
“倭建西征的这段历史,在中国和朝鲜的史书上都没有记载,其时间大致在公元350年以后,390年以前的时间段中。他西征以后,大和政权至少在名义上统一了日本西部,于是便开始了向朝鲜半岛的扩张。从四世纪中页起,日本便开始向朝鲜南部渗透,并在任那建立殖民地,公元391年,这是在朝鲜史书上有具体年代记载的一次,倭军大举进攻朝鲜中部,并于公元399年最远到达了平壤。”
“《古事记》中曾记载在仲哀天皇时期,日本一次大规模的进攻朝鲜,并使新罗国王臣服的故事,应该就是391年那次。”
“其后按中国史书记载,在南朝刘宋政权时期,前后共有五位倭王来使进贡,并求封号,这五位倭王要求的封号都是带都督朝鲜军事和倭国王两个衔头的,但刘宋政权一直只是封倭国王这一称号,直到王‘武’的时候,由于刘宋与新罗交恶,才同意把新罗加入倭王的封号,但却始终不承认实际已经被完全被倭王控制的百济加入其封号。”
“这五代倭王,估计应该对应《古事记》里的应神、反正、允恭、安康、雄略五位天皇,这五位天皇是日本在朝鲜势力达到全盛的时期,其年代大约是公元421年到公元470年之间,《古事记》里对日本在朝鲜的殖民统治和与中国的交往记载得很少,但也有所提及,比如在应神天皇时期,就曾提到过百济国王向天皇进贡,贡品有《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同时贡上一名叫迩吉师的贤人和几个技术人员,这些人后来就留在了日本,应神天皇还曾经让他的太子向迩吉师——这个人在《日本书纪》中名叫王仁,这个名字更符合朝鲜人的取名习惯——学习《论语》等事情。”
“这一时期日本各族长仍有很大权力,他们经常为立谁为天皇进行激烈的斗争,尤其是允恭天皇死后的皇位争夺战,几乎杀死了皇族里的所有男人,最后唯一剩下的雄泊濑皇子取得了胜利,并成为了雄略天皇,也就是《宋书》中记载的第五代倭王武。这一段历史,在《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都有记载,只是个别人物的名字不同而已。”
“雄略天皇死时是公元479年,他死后,由于日本在朝鲜的统治耗费巨大,引起了国内一些人的不满,先后发生了一些叛乱,其中尤以筑紫的国造磐井叛乱规模最大,历时一年零三个月之久。这些叛乱以及日本的政治斗争加大了日本的内耗,使其在朝鲜的势力不断萎缩,不但百济逐渐强大并脱离日本统治,连其设在任那的殖民政府也于在公元562年垮台。
“磐井叛乱以后,日本开始加强中央政权,同时以泊来的财政官家族苏我氏为代表的技术家族开始得势,当时日本还处在氏族社会末期,当时的政治势力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应该加强中央集权,不再通过各地的伴造把人民当做集团来统治,而是作为个体直接征税管理,这一派以没什么土地的泊来人居多,以苏我氏为首;另一派则是保守派,认为应该保持原本的国家统治氏族,氏族统治人民的形势。这一派以原本就是氏族长、伴造出身的本土势力为主,以物部氏为代表。”
“到六世纪中叶,两派的矛盾达到高峰,其核心问题是朝廷是否应接受佛教,对于这种泊来的宗教,泊来人出身的苏我氏强烈要求接受,而物部氏坚决的要求信仰日本本土的神,在那个封建迷信盛行的年代,掌握宗教可以说就是掌握了统治的基础,因此两派各不相让,最后苏我氏取得了胜利,公元585年,苏我稻目的外孙继位,就是用明天皇,用明天皇死后,苏我马子和物部守屋就皇位继承发生了争执,进而引发了战争,最终苏我马子联合其表兄,也就是用明天皇的儿子圣德太子取得了胜利,拥立自己的外甥做了天皇,就是崇峻天皇,但崇峻天皇嫉恨苏我马子跋扈,苏我马子一怒之下指使人杀死了天皇,立本族的皇女为天皇,就是推古天皇,让圣德太子任摄政,两个人进行独裁统治,这件事情发生在公元593年。对于这些事情,《古事记》中根本没有提及,大约是受当权者影响给删除掉了的缘故吧?”
“苏我马子和圣德太子执政期间,日本文化有了很大发展,首先他们建立了天皇体制,其次他们制定了《十七条宪法》,再次,他们立佛教为国教,并恢复与中国王朝的交往,最重要的是,他们编纂了日本最早的历史文献《天皇记》和《国记》。这两部书是汉字注音的书,在苏我虾夷垮台的时候与他本人一起被*了,但它的影响十分广泛,后来的《古事记》和《日本书纪》就是以这两部书为基础,靠日本天皇口述皇族中传下来的这两部书的内容编出来的,因此,《古事记》记载的最后一位天皇就是推古天皇,也就是《天皇记》和《国记》中记载的最后一位天皇。而《天皇记》和《国记》两书中没有具体记载的用明天皇时期的政治斗争,在《古事记》中同样也没有提及。”
[注一]据说有人认为中国古书上记载的日本诸王都是音译,于是找了些日本与中国的古语言学家共同研究,根据发音认为壹與(中文音译是TOYO)就是日本传说中的丰受姬(日文发音是TOYOUKEHIME)或丰受大神,这个人是卑弥呼曾孙辈,同时有琉球岛上的隼人和邪马台国所在的日向人的血统。
[注二]据日本的史学家考证,卑弥呼活到了九十余岁,在位七十余年,再加上壹與在位的时间,拖到卑弥呼的弟弟的第六代传人是绝对不成问题的。不过还有日本史学家认为壹與是神武天皇的女儿,后来让国给了自己父亲建立的大和政权,从大和国建立的大致年代上看,这种说法还是可采的,但本文是《古事记》中记载的演绎的,而《古事记》中提到的神武天皇是天照大神第五代孙,即使天照大神指的是卑弥呼,他也不可能是壹與的父亲。
[注三]也有日本史学家考证说卑弥呼死后琉球岛的狗奴族入侵邪马台国,而壹與有狗奴国血统,于是邪马台国各部首领推举壹與为王,已与狗奴国达成妥协。
后记:本部分原本计划用两章完成,但写完后发现字数不够,便进行了一些删减,有的地方删掉了,比如前文曾提过的黄泉国的故事和斩蛇的故事;有的部分缩减了,如允恭天皇到雄略天皇间的皇位争夺;也有的部分原本是从作者的角度和《古事记》两个角度叙述的,现在将从《古事记》角度上的叙述舍掉,文中大多数地方进行了这样的处理。经过如此压缩,终于将其合进了一章,不过字数也超过了一般章节,将近一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