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小本本,朱棣、杨士奇、朱瞻基演的一出三簧。
其实是朱棣突发奇想的。
当朱棣听说朱瞻基用一个小本本,喝退了围攻三大楼的国子学众学子和御史言官们。
就对朱瞻基的小本本充满了兴趣,私下召朱瞻基觐见。
问了个明白。
原来根本没有所谓的写了所有人的罪证的小本本,只不过是朱瞻基临时起意,用来吓唬大家的手段。
但王朗、黄世仁和吴仁道等人的罪恶丑陋行径,朱瞻基是做过功课,调研过的。
朱棣在夸奖孙子的同时,想出了对付群臣的招式。
那就是让朱瞻基每日拿出小本本,弹劾一两名官员。
这样就给所有的官员造成一种错觉,那就是太孙真的有个小本本,上面记录着所有人的罪证。
有些就算不适合罪证,也是你曾经的丑事,或者糗事。
当大家认定这一事实后,再让杨士奇出面求情。
然后命令所有臣子书写自己的罪证,或者曾经的黑历史。
其实在朱棣看来,不管臣子们写多少,只要写,他就能掌握了其曾经的罪证;
然后让锦衣卫按照罪证,一一查证,甚至顺藤摸瓜。
这才是朱棣最重的目的。
帝王心思,犹如波涛瀚海,起伏不定,难以捉摸。
第二日早朝,几乎所有的官员都上了认罪折子;
朱棣随手翻看了几个,又大声呵斥了两人,训斥他们刻意隐瞒了重大罪行,只挑选无足轻重的敷衍了事。
简直就是欺君!
随即当场公布二人的贪污受贿罪行,下令交付有司彻查。
此雷霆手段,吓得很多官员,尤其是曾经做过亏心事的官员,两股战战,冷汗直冒。
因为他们也心存侥幸,刻意隐瞒了一些罪行。
朱棣端坐龙椅,虎目扫视群臣,厉声道:
“明日,诸位爱卿,再递交一次认罪书,如若再有重大遗漏,朕,不介意帮你回忆!”
“退朝!”
“皇上,臣,有本奏!”
只见御史言官中,走出一个官员,此人朱瞻基认识,叫孙明。
虽然派系不明确,但向来和御史王朗交好,更和国子学一帮老学究、才子们交好。
“孙御使,何事上奏?”
朱棣威严十足。
“臣,弹劾皇太孙荐人不当!”
御使孙明大声回答。
“详细说!”
“前些日子,河北全境大旱,灾民四起,太孙举荐于谦全权负责抗旱赈灾事宜;”
“同时保举于谦全权负责修运河、修官路;”
“当时太孙拿自己个的命作保,
让皇上赋予于谦调度整个河北官员的权力;
对河北贪官污吏有先斩后奏的权力;
对河北不作为的官员有就地罢免的权力;”
“如今大半个月已过,于谦抗旱赈灾成绩如何尚未可知;”
“但河北官场,被于谦折腾的,怨声载道,风声鹤唳。”
“于谦一介布衣,竟然敢滥用天威,肆意打压朝廷命官,甚至斩杀罢免;”
“长此以往,河北官员人人自危,官将不官,大有集体辞官的迹象。”
“如此种种,都是太孙荐人不明所致,求皇上明鉴,严惩太孙,严惩于谦!”
御史孙明大声疾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