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虽然是贫农,但我毕竟参加过国民党军队,因此我如果想在地方上能立得住脚根,那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奉献和努力。1951年春,在妻子的鼓励下,我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西山县师范学校。在这里我们学习了三年,我的每门功课都达到了优良以上。</p>
师范毕业以后,我被分配到西山县乡干班速成识字班(简称扫肓班)当了一名教师。这个扫盲班创建于1954年冬天,地址就选在了西山县的铁佛寺。当时交通不便,县城到铁佛寺连牛车路也不通,自行车更是难得一见。为了走捷径,我们都是身扛行李,手提碗筷,沿着羊肠小道,翻山越岭。这中间还要跨越一段险峻的峡谷,钻过一条深深的溶洞。因为当时买不到柴,我们就用仨石头支个锅,在寺院拣些枯枝落叶做饭。</p>
当晚我们就住在一座无门无窗的小楼里,下面铺上稻草,几位老师就顶足而眠了。当时,山上有很多野狼出没。我们时不时地听到野狼的嚎叫,一些年轻教师吓得浑身打颤。</p>
铁佛寺因为年久失修,到处是断壁残垣,野草枯树。房屋多数漏雨,并缺少门窗。寺院里没有一僧一弥护寺,也没有一个善男信女前来烧香拜佛。历史上曾经十分红火的铁佛寺如今成了一片荒草湖、兔子窝。</p>
对创办“扫盲班”,县委、政府非常重视,要求限期开学。时间紧、任务重,经费少、难度大。不过当时我们这些教师都很年轻,我还算是年龄偏大的。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只知道全心全意为党工作。凡是党交给的任务,都要千方百计地去完成。</p>
为了按时开学,我们紧锣密鼓、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先后整修出三个教室,还有男、女生寝室,厕所、厨房、*场和教师宿舍。仅半月时间就开学了。每期三个班,一百多名学员。开学后,人来人往,欢声笑语,加上朗朗的读书声和高亢嘹亮的扫盲歌声,使铁佛寺这座千年古寺重又焕发了青春,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p>
万事开头难,我们首先遇到的是吃粮问题。当时只给原粮,买粮食需要到20公里外的铁佛寺街。因为到那里连牛车路也不通,学员们只能肩扛手提。为此,区委政府专门往铁佛寺修了一条牛车路。虽然运粮问题解决了,但无法加工面粉。我们只能到附近群众家里用驴磨磨面。生产量极小,供不应求,杯水车薪。</p>
对此问题,师生们心急如焚,束手无策。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师生们群策群力,开动脑筋,终于想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大家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从山上背下来很多石头,把铁佛寺门前的青龙河拦截住,又挖条水渠提高水位,加工并安装成功一台盘水磨。</p>
就这样,我们利用了水能解决了大问题。每天生产的面粉不仅自给有余,附近的群众也纷纷前来磨面。</p>
(朋友,期待您的鲜花和打赏,给八月炸再添些动力吧!)(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