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最美不过诗经> 第三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1 / 2)

 相守:

如今温柔了时光

时光匆匆,我这段情还能还给你吗

——《郑风·缁衣》

以前我看《红楼梦》时候注意惜春比较多,《红楼梦》中曹雪芹对她前生今世诗词小结是:“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缁衣就是黑颜色的衣服,她穿一身黑色尼姑服,孤独而终。

书里说惜春是宁国府贾珍的胞妹,他们的父亲贾敬嗜好佛事,在书中对她这个唯一的女儿似乎从没有什么关照的体现,而贾珍,本该是对自己的妹妹关爱有加,怎奈他自己就是个因为没有父母管教、一意胡为的人,常常做出一些因沉迷于女色而引起社会道德所不齿的事情。以至于一个几乎无依无靠的女孩子,正所谓红楼梦中“无可奈何”之一人也,到最后穿着缁衣,“独卧青灯古佛旁。”

缁衣,这黑色的衣服,最初是古代卿大夫到官署所穿的官服。《诗经·郑风·缁衣》是最早出现官服的诗歌。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敝是“坏了,破了”的意思,粲是“新衣鲜艳明亮”的意思。妻子对丈夫的关心,衣服破了我给你缝制,你出去办事回来后我给你添置新衣服。在这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赞歌中,用了“宜”“好”“席”,一唱三叹,温情脉脉,展现在我们眼前。

历来的名家不是这样认为的,唐代史学家司马贞在《史记索隐》的《郑世家》中用大批的篇幅得出自己的结论:“厉王之子。得封于郑。代职司徒,《缁衣》在咏。”宋代大儒朱熹在《诗集传》中继续支持说:“旧说,郑桓公、武公,相继为周司徒,善于其职,周人爱之,故作是诗。”

朱老先生惹一身非议很大程度上与他评诗经的观点有关,一首诗歌说的是什么很容易看出来,先秦那个时代太过遥远,我们几乎触不到那个时代的印痕,仔细玩味这首诗,会充分感受到诗中有一种温馨的亲情洋溢其间,因此,与其说这是一首描写国君与臣下关系的诗,还不如说这是一首写家庭亲情的赠衣诗更为确切。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历代文人学士的眼睛更是火眼真睛。后世赠衣诗的繁盛也多是从《缁衣》中汲取营养。

唐代女诗人晁采的《子夜歌》赠衣物的情怀真实动人:“轻巾手自制,颜色烂含桃。先怀侬袖里,然后约郎腰。”意思是说我亲手为你缝制的这条轻盈的丝巾,颜色灿烂得像鲜红的桃花。我把它先放进我的衣袖里,然后再送给你用来束扎你的腰身。

洛阳诗人姚燧的《寄征衣》欲说还羞:“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喜欢一个人,想对他好,却又怕他变心,辜负了我的一片真心,但又不忍看他受冻。是寄还是不寄呢?我徘徊又徘徊。最后恐怕还是寄出去了。

蒲老先生的《聊斋》中的名篇《翩翩》中用树叶制衣给男子穿,陕西人罗子浮花天酒地,将家业挥霍一空,最终身染疥疮,流落街头。在山寺里借住,偶遇仙女翩翩。“乃取大叶类芭蕉,剪缀作衣”,最后以身相许,在翩翩的影响下,成了一个有家庭责任心的人。

赠衣的方式不同,体现出的真情没有太多的不同。茫茫人世,最喜欢的就是你,我所有的深情都在这衣服里边,许我一件衣,还你一段情。许我一段时光,赠你一场春暖花开。东汉文学家张衡《四愁诗》中吟唱着心声:

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我的心上人在雁门啊,我想去找她,被大雪所阻,侧身向北望去,用手巾擦眼泪,美人送我成幅的锦缎,我想回报她青玉的小盘。

《四愁诗》压轴的两句随后登场:“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道出了愁的缘故。路远不能送达,只能一再叹息,内心对你充满了向往,只是背后是乌海茫茫,时光匆匆,我这段情还能还给你吗?

古诗源远流长代代相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的意犹未尽,《缁衣》中“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丈夫归来妻子是否给他缝制了新衣服诗中没有说,我们不知道;张衡《四愁诗》中青玉案送到了没有诗中没有说,我们不知道。

这样说来,《缁衣》诗中倒是传达出来一种惆怅,“衣服破了,我再为你做一袭。你到馆舍去办事,回来送你新衣裳。”这只是妻子一厢情愿的想法,一种期盼,总有人风花雪月,总有人不解风情。要是去官署卿大夫听到了妻子的歌声,兴许会早点回家,穿上妻子新缝制的衣裳,在有限的生命中,日日陪伴。

也的确,岁月无情,诗仙李白就说“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意思是说,时光廖若,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日月如那梭子一样,我们注定抓它不住。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等一等,等一等,这变幻的人生中,温情脉脉的日子并不多。

读懂了《缁衣》这么多,现在再去看红楼,所谓“惜春”未必只是一个人的名字,更多的恐怕是曹雪芹的一种寄托吧,一种对过去温情的挽留吧。其实在贾家第一次被皇帝抄家前夕,惜春先知先觉,就出家为尼,“缁衣顿改昔年妆”,一身缁衣。从惜春的角度看,多少红尘深景,都恍如隔世花影。贾家的那些功名利禄,那些红火繁荣,已成过往云烟。而我们的大文豪曹雪芹只不过在借惜春借贾家来回忆自己的过往的那些温情的场景罢了。

搔首踟蹰等来爱

——《邶风·静女》

唐代诗人韩偓有这样一句诗:“但觉夜深花有露,不知人静月当头。”写出女子在闺房里期许与等待的那份恬静,任时间一点点流逝,她依旧优雅如此。相对于女子,男人的等待似乎充满了焦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这是《邶风·静女》中男子的等待。就在大约两千多年前的一天,阳光四溢,万物生长,花朵绽放,鸟雀歌唱。就在这样的良辰美景之中,男子徘徊徜徉,他却没有心思来观赏倾听,眼下四处张望,之前他急急如火来到心上人定下的约会地方,生怕自己迟到。心爱的姑娘在哪?怎么看不见?

心怦怦直跳,可内心是盼望着她早点出现,看她美丽的容颜,胜过花朵千万倍,听她清脆的声音,倾诉满心的爱怜。可现实让他着急,他抓耳挠腮,徘徊辗转,依然不见心上人的面。一个静女,幽雅娴静的女子,迟迟不肯出场。

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给人想象的空间,她应该是心地善良而单纯,而且聪明伶俐。此刻,这个俏皮的姑娘也许是藏在附近,望着束手无策的小伙掩着嘴儿窃窃的笑,想要看看男子的表现到底如何。

女人在大多情况下确实喜欢在约会时候故意迟到或藏起来,让男方等待,这是一个有趣味的现象,在心理学上也是有渊源的,是恋爱女性的本能在作怪。她这样做不是对你怀有恶意,更不是要弃你而去的想法,姗姗来迟,有意躲藏,看到对方的那种焦虑不安、备受痛苦折磨,内心反而会充满快乐。你看,对方为自己付出,多么在乎自己。

而男方约会迟到往往会给女方带来众多的困扰,有时候因为这一迟到自己功亏一篑。元代有一首《寄生草·相思》的曲子就表达了女孩子对迟到的男子的埋怨:“有几句知心话,本待要诉与他。对神前剪下青丝发,背爷娘暗约在湖山下,冷清清湿透凌波袜,恰相逢和我意儿差,不剌,你不来时还我香罗帕!”

意思就是说本想告诉你几句我的真心话,我还对着神像剪下头发,表明心迹,背着爹娘来湖边和你约会,谁知道让我等你等得鞋袜都湿透了,还没有见人来,快点把我送你的香罗帕还给我吧!

等待是一种煎熬,等待也是一种幸福,因为高潮总在焦急的等待中出现:“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男子的等待没有白费,在后来得到意外的收获,女子出场的时候,手中执一枝白茅草,送给了男子,白茅草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光泽。

“非汝之美,美人之贻。”并不是因为白茅草离奇,它只是一根嫩嫩的草,在物质的世界里,它随处可见。然而在爱人的世界里,它是珍贵的,因为它是心仪的姑娘亲手采摘,送给自己的物品。物微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的“艰难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赠送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感情。

更何况现在这白茅草上还带着姑娘的芳香与体温。最珍贵的东西,总是爱人给予的。这些礼物,尽管极其普通,但却是甜蜜与温馨的,经过了爱人的手递送到你的手里时,这礼物便不再普通,伴随着对方的笑容顿时让自己的世界生彩。这种馈赠也成为我们表达爱意的最简单,也是最直白的方法。

世界就是这样神奇,自我们先祖时期就是如此,内心所喜欢之人的东西,最平常,却最为熠熠生辉。现在这根彤管草就有些定情物的意味了,也就意味着男子最终抱得美人归。这都是经过“搔首踟蹰”等待得到的。就在这一个春天的上午,一切都透出甜美的意味,女子是美的,男子也是美的;阳光是美的,植物也是美的;白茅草是美的,爱情也是美的。两个可爱的人约会成功,天地里就洋溢着欢喜。

如今,时代变了,表达爱情的方式也变了,光怪陆离的方式中,迷失了多少人的眼睛,而《诗经》中那么着急等待与馈赠茅草的甜美爱情,永远是那么美丽!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一支小彤管。彤管鲜明有光彩,爱她姑娘好容颜……

千山万水之后,我还在这里

——《周南·卷耳》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爱情都会是人生的重要主题之一。而在这一主题中,最让人感到费尽思量却又无可奈何的便是“相思”了。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都对“相思”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是诗人王维的感叹。珠圆玉滑的红豆,寄托着爱人间的牵挂与思念。希望心爱的你多多采撷,随身携带,仿佛我就在你身旁。诗人明知自此山高水长,归来无期;明知相思于事无补,等待徒劳,却依然殷殷不舍,频频告白,写下名流千古的《相思》一诗,这其中的相思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有情人在别离的刹那,“情”便开始发挥着作用,它驱使着坠入爱河的男女互相思念着对方。而一枚小小的红豆就将思念的人连在一起,虽远在关山之外,但双方依然全情投入。古人的相思,着实令人感佩。而这苦苦的思念也见证了爱情的忠贞。

相思相守之情,只有深陷爱河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到这其中的滋味。心有灵犀一点通,当你思念我的时候,我也在思念着你。千山万水,我依然知道你就在这里。《周南·卷耳》中的男女主人公就是怀着这样的心境吧。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

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虺隤(huitui),马疲劳生病;金罍(lei),贵族所用的青铜酒器;兕(si)觥,兕牛角制成的酒器;瘏(tu),患病;痡(pu),疲困不堪。三千年前的某个春日,一个神情忧伤的女子正在采摘卷耳菜,每每弯腰摘过一叶,就会起身呆立良久。尽管山野之间卷耳茂盛,可她采呀采呀,半天了还没采完一筐,只因太思念丈夫了,哪还有心思采呀?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思念,索性将菜筐丢在大路旁,对着远方,呼唤起丈夫的名字来。而丈夫也正想念着妻子,因相思成灾还喝得烂醉。此刻,他正奔赴在远方的路上,可惜道路险阻,马儿劳顿,仆人也累倒了……这更增加了相思的苦和忧伤。

即使是当下的女子,敢直白地说出自己的相思情怀的怕也不多,何况这是在古代?可是这相思太浓烈了,不说,会憋得人发疯。怎么办好呢?那就说说丈夫想我时的情景吧。这样既表了心迹,又不失面子。多聪慧的女子啊,怎叫远在他乡的丈夫不怀念呢?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髻子伤春慵更梳,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在李清照的这首《浣溪沙》中,女子被某种感情折磨得无情无绪,只随意地挽起发髻懒得精心着意去梳理。而在《卷耳》中,丈夫被一纸征役书调到离家很远的地方戍守,妻子哪还有心思打扮呢?她神情恍惚、心不在焉,什么事也做不成,最终连一筐卷耳也采不满。

卷耳,本是普通到在山间田头随处可见的一种植物,只因女子的含情脉脉才被表述成有情之物——卷耳漫山遍野,相思也不断蔓延无边。眼下还有什么重要呢?心里满满的只有思念了。

古时的女子不便见外人,婚后所见的男人大概也就丈夫了。每天能做的事极少,丈夫又不在身边,连一个可以倾心说话的人也没有。这种寂寞更加深了相思之苦。这在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丈夫不在身边,独处深闺的女子们,感受着那份寂寞,也只好借写词来排遣心中的幽怨:“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这首《菩萨蛮》全词并未见怀人的字眼,女子只是平淡地讲述着自己的心情,但其中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却让我们感怀万千。

相思之苦,只有亲自体会过才能明白其中的滋味。相思有时候是甜的,因为有一个值得你去思念的人,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相思有时候又是苦的,正如李清照所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思念就像躲在土壤深处的蚯蚓,一刀两断,最终换来双倍的痛苦煎熬。

人间的万事可以消磨殆尽,而情爱却永远会历久弥新。不管天涯海角,沧海桑田,对你的爱、对你的思念仍不会有丝毫减少。我要你知道,我永远在这里等你,想你。想必,陆游和唐婉之间的爱就是这样吧。

分别十年,陆游于沈园春游,与自己久久不能忘怀的爱妻表妹唐婉不期而遇。可唐婉已属他人,可望而不可即。此情此景,陆游“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在陆游走后,唐婉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将这首《钗头凤》词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声痛哭起来。而后,她愁怨难解,于是也和了一首《钗头凤》词。唐婉不久便郁闷愁怨而死。而陆游在此后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中,依然无法排遣心中的眷恋,四十年后,他又重游沈园,看到唐婉的题词,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又写诗感怀。

爱,是如此深沉,竟能生死以之,以致在“美人作土”、“红粉成灰”之后的几十年,还让诗人念念不忘,不禁让人为之感叹。

“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不耐相思酒消愁”,相爱的人无法厮守,总是忧愁备生。其实转念一想,心有所属,人生淡定,尽管相隔千里,相思却能翻越千山万水到达对方身边,执手相看,幸福不曾离开。

所以,请相信,爱,一直不曾远离。无论千山万水,当你在思念我,请相信,我也在思念着你。

同样,思念如潮水般把《卷耳》中的女子淹没的同时,那个她日思夜想的人,也在想着她。他艰难的走在征途古道上。那场景可以说得上“悲怆”二字。山间,疲乏,仆夫病倒,马儿也将要倒下,男子喝尽杯中之酒,来消解难耐的思念。长路漫漫,该怎么办呢?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采着卷耳的女子,走在途中的男子,他们虽然相隔千里,但心有灵犀一点通,身无彩凤双飞翼。在我思念你之际,你的心头也有所触动。爱让彼此的心变得很近,很近。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爱情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只因为隔着一层薄膜。要是两人真是相亲相爱,纵然相隔万里,只要伸手也依然可以触摸到对方的脸,能感觉到对方的存在,生与死的界限在许多痴情男女的执着面前已消失无踪。

对于现代人来说,信息过于发达,情歌泛滥,相思那么容易说出口,悠远的相思只是说给自己的遁词,有点可笑,一如手边的纯净水,看上去无色无味透明,喝下去可能微微的苦,或者淡淡的甜,都只有自己知道。当我在思念你的时候,你会同样在思念着我么?怕是已经少了心有灵犀的感觉。

张爱玲在为自己写的那首短闻名于世的散文诗《爱》里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心有感应或者心有灵犀又遇见,这不正说明真爱没有距离么?

所以,只要爱还在,即使千山万水,依然知道你在这里。一直,都不曾远离。

婚姻之牵手媒介

——《豳风·伐柯》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这首《豳风·伐柯》中说,要砍柴,只有斧头的利刃是不行的,必须要装上斧柄,这样使起来才能够得心应手。而娶妻子也必须要有媒人才能成功。因为这首诗,后世将媒人做媒也称为“作伐”。

中国古代无媒不成婚,现在也有好多婚姻是媒人说成的。其实早在《诗经》中的《卫风·氓》中我们的先民就说“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孟子还把“媒妁之言”与“父母之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其实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形态使得大家的活动都局限在了一家之中,“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中,彼此之间确实有隔膜存在,也不了解外边人家到底是怎么样的人,即使自己家里的儿女已长大成人,也不知道哪家需要嫁女娶媳。还有封建的风俗习气使得人们在求偶问题上的腼腆心理,其中要是一个媒人斡旋是最好不过的了。

所以,诗歌中也提到了要想做个斧柄,有了原则就不难办了,要是遇到了真心相爱的人,就要摆下隆重的宴席来迎娶。

于是,历代的礼制中,都明确规定,婚姻必须有“媒妁之言”,标准的婚姻要经过六个环节—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基本上每个环节都需要媒人穿针引线。礼制,这在讲究礼仪的中国社会非常重要。可以说,一桩婚事,假如没有媒人牵线,简直难以办成。

《周礼》、《吕氏春秋》这些书中,就记载上古时候在仲春之时祭祀设置有专门的说媒结亲活动。这是官媒。官媒专司判合之事,甚至还可以对不守婚嫁时令者予以处罚。

汉朝之后,国家虽然不再设这一官职,但官媒一直存在,权力还很大,比如《晋书·武帝纪》载:女子凡满17岁,其父母尚未给她选择婆家的,一律交官媒,由“媒官”配给丈夫。

而清代的《红楼梦》中就多次有官媒的记载。她们都为官府登记认可的媒人,还有阶层之分,有些负责皇室贵族的婚介,地位那就很了得,更没有人敢得罪。

当然也有“私媒”——民间的媒人。这些一般都是些没有职业的中老年妇女,通常以媒婆称之,她们也都是以赢利为目的的。

在保媒的同时,还往往从事其他杂事——接生、做针线、治病等等,这些和家庭女性相关的事情就使得她们有更多机会来接近各家的女性,更加详细地掌握别人的家庭情况等等,更加方便她们以后做媒。

他们收入还是颇为可观的。在明清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她们作为中介费的媒钱基本都在财礼钱的10%,那就是很大一笔收入了,俗话说:“说好一门亲,好穿一身新”,也算真实反映了媒人的收入状况。

所以,当媒人是非常吃香的,这是一种几乎没有风险的职业,只要嘴皮子好。所以不务正业的妇女们为了多赚些钱,通常也会昧着良心,把黑的说成白的,丑的说成美的,年老的说成年少的。尔古代男女婚前几乎不会见面,而真正到了洞房之时才发现自己的另一半并不像媒人说的那样。昧心的媒婆,自然会毁了两个年轻人的婚姻幸福。

尽管也有规规矩矩专业做媒的媒人,但整体上,媒人的过于伶牙俐齿,常常名不副实,甚至如《水浒传》中的王婆那样,为了钱财为别人偷情通奸牵线搭桥,落得个坏名头。这种不好的影响也将媒人这个职业被归为“三姑六婆”中的一婆。对此,晚明文学家冯梦龙在《喻世名言·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中就写了一段对她们的生动的描述:

天下只有三般口嘴,极是厉害,秀才口,骂遍四方;和尚口,吃遍四方;媒婆口,传遍四方。且说媒婆口,怎样传遍四方?那做媒的有几句口号:东家走,西家走,两脚奔波气常吼。牵三带四有商量,走进人家不怕够。前街某,后街某,家家户户皆朋友。相逢先把笑颜开,惯报新闻不待叩。说也有,话也有,指长话段舒开手。一家有事百家知,何曾留下隔宿口。要骗茶,要吃酒,脸皮三寸三分厚。若还羡他说作高,挥干涎沫七八斗……

媒人一词在社会上也成为贬义词,尽管如此,在实际的生活中,还是少不了媒人做媒。不过也有好的媒人,形象高大,比如红娘,比如月下老人等。月下老人是在唐朝时候出现在神话中的专司婚姻之神——月下老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